毛笔、油烟墨、生宣纸是他惯用的作画工具。无需砚台,大号兼毫沾染现成的墨,在生宣纸上简单几笔,一幅追求意境的写意画就完成了。几笔成画的背后,是他从小画国画的步步积累。他是尹梓城,来自2017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现任我校书画协会副会长,与国画结缘已逾10年。
当被问到自己眼中的国画是什么样时,尹梓城沉默了片刻,缓缓谈道:“国画是中国千百年来的艺术沉淀,凝聚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智慧,拥有跨越时空的魅力,是一种满载责任感的传承。”
手握画笔透功底
国画的世界中,物象繁多,而尹梓城最擅长的就是画虾。虾的肢体构造简单,但在国画的领域里,越简单的东西,越能透出画工的不凡。为了更好地画出虾的灵动,他临摹了上百只虾。因为齐白石画的虾最为具有代表性,于是尹梓城以此为目标不断练习,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作画风格。
大一参加的新生杯书画大赛对于尹梓城而言,是一个崭露头角的舞台。对画虾自信满满的他选择临摹齐白石的作品《虾蟹图》参赛。据尹梓城回忆,新生杯在图书馆的国学馆举行,是他在大学里第一次参加书画比赛,参赛者除了校友之外,还有外校学生。他回忆道:“我当时特别紧张,拿笔时手一直在抖,不听指挥。” 因为过度紧张,他的构图不太自然,虾的姿态相似。状况紧急之时,尹梓城灵机一动,画了些芭蕉叶把一些多余部分给遮掉,弥补了构图的问题,还使画面多了灵动感。最后凭借这幅作品,他顺利拿到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历经磨练终有成
尹梓城深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道理,除了勤奋练习绘画技能,在锻炼自身能力方面,他也下了一番苦功。大学期间,他加入了书画协会的国画队。为了更好地给学员讲授知识,他想方设法提高自身实力。他观看了大量的国画书籍和视频,汲取国画知识,并抽出课余时间反复练习,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在指导学员时,能达到最佳效果。
期间,尹梓城的舍友给予了他不少帮助。为了能给学员更好地讲解,他会拉着自己的舍友,反复不断地讲解给他们听。他的舍友也耐心地听,给他提出中肯的建议,帮助他完成一次次有趣的指导。因为授课方式的生动,学员对于学习内容也比之前更加有兴趣、有耐心,并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国画中。这让尹梓城感到欣慰。
尹梓城在刚开始对于担任国画队队长并不自信,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成为队长后的尹梓城便经常跟着师兄师姐一起去外校交流,有时也会担任书画比赛的评委,与其他学校的同学互相交流书画的学习经验。
尹梓城是一个不善于表达的人,为了锻炼胆量和演讲能力,他逼迫自己抓住期末展示等一切上台演讲的机会练习。到了竞选会长的时候,他已经完成了蜕变,曾经在讲台前难以施展拳脚的他对讲台变得游刃有余。
从小干事的悉心学习到队长的刻苦磨砺,再到副会长的轻车熟路,都是他不断努力的最好证明。
远行未能忘初心
多年的国画练习,使国画成为了尹梓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尹梓城的家人对于传承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于是尹梓城在小时候就被家人要求学习国画。惯用铅笔的他最初不习惯使用毛笔作画,因为毛笔笔尖的柔软让他无所适从。他硬着头皮坚持用毛笔画了一两年。在逐渐熟悉使用毛笔作画的过程中,他察觉到了毛笔的“神奇”之处,也领略到国画的“魅力”所在。
尹梓城说:“毛笔变化多端,粗细不同,时而柔软、时而铿锵有力,寥寥几笔就能把一个东西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这是铅笔做不到的。” 尹梓城的画大多是细小、平凡之景,但他的每一笔都格外地充满神韵。他的画作少有张扬的色彩,更多的是对于水和墨的纯熟运用。简单的晕染便能绘制出一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山景图。这样的水平是通过日复一日对技巧的琢磨才能达到的。
当学习烦闷,陷入瓶颈时,尹梓城就忍不住拿起手中的画笔作画。不知不觉间,笔落,心静,画成,烦闷也随之消散。他常常情不自禁沉浸在国画的世界里,为此还曾闹出些许趣事。他坦言,有一次,因为画画太过专心,他差点把墨水当成可乐喝了下去。
绘画是一件能让尹梓城感到心静的事情,通过绘画他锻炼了自己的构图与审美能力。在很多人看来国画与理科二者相距甚远,尹梓城虽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理科生,但他认为国画为他的学习提供了不小的帮助。尤其体现在他规划网页布局的时候,练习国画的经历使他的页面布局更合理,更让人感到舒适。他说:“例如网页的排版,其实是与构图和审美相关。国画的经历让我在这方面比别人更有优势,我知道怎样的布局可以让客户更喜欢。”
最后,对于师弟师妹,他想说,“现在愿意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人太少,希望自己能够感染到身边的人对书画产生兴趣,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无论是学习国画还是发展其他的兴趣爱好,一定不能忘记初心,时刻牢记自己是如何踏上这条路的,坚持自己的梦想,不断向先前冲,不给自己的青春留下任何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