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杰,16政商2班,公共关系学专业。热衷公益,两年来先后参与风信子师友计划、千图计划,关爱农村青少年志愿服务行动,温泉镇第一中心小学义教等多个公益项目。2017--2018年度,任蓝色阳光义教协会会长,联合多个兴趣社团开展活动,拓宽公益渠道,组织家访活动。获国家级雷峰式青年、从化区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志愿者、爱乡土优秀研习员等称号。两度参与三下乡活动,其视频入选“镜头中的三下乡”200个优秀视频之一。
下课铃声响起,温泉镇第一中心小学的一间教室门口。一群孩子看到许久未见的他,一窝蜂地追上去,将他团团围住,拉扯着他的衣角,欢快地叫嚷着,脸上是天真烂漫的笑容。这是我们在李隆杰所展示的视频记录中截取到的一幕。
“我喜欢和小孩子们一起玩,他们纯真,他们童言无忌。”义教的时候,因为李隆杰总能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也因此“荣获”了一个称号——孩子王。
(流溪小学义教)
自大学以来,李隆杰就在社会实践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其中,公益实践和三下乡是他成长道路上重要的一环。对于公益,李隆杰认真地说道:“我不愿以公益标榜自己为善,只希望将我的个人经历作为分享,吸引更多人投身其中,我做公益的初心是无私奉献。”而谈起三下乡,他又打开朋友圈,向我们逐一分享他在调研时拍下的照片,以及在这过程中令他印象深刻的点点滴滴。
“熊孩子”与“孩子王”的故事
在从化温泉镇第一中心小学开展的教学活动是李隆杰作为蓝色阳光义教协会的干事,所参与的义教活动中的一个。在他的印象里,一年级的小朋友相对来说比较调皮,他们喜欢乱跑、爬窗......但是对付这群“熊孩子”,他也有一套方法,“我们可以给他们一些小奖励,比如奖励小红花或者通过喊口号等方式让孩子们变听话;另外,一些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东西,小孩子可能很难理解,因此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用一些有趣的故事把道理生动形象地讲出来,让他们更容易明白它。”
大二,李隆杰从义教志愿者转为了协会的管理者,更多时间忙于管理内部以及协会文化建设的工作,因此也少了很多去学校与孩子们见面的机会。但他依旧会通过视频和孩子们远程喊话、打招呼。当小朋友们见到志愿者们唯独没见到他的时候,会追问志愿者:“杰哥呢?”在他空闲下来时,也会跟着其他志愿者一起去学校看他们。孩子们正在上课,看到他从窗口经过就开始吵了起来,“为了不影响课堂秩序,我就只能快点走开,尽量不让他们在上课时看到我,不然就会一直吵。”李隆杰笑着回忆道。对于在温泉一小的义教,他感慨道:“我没有给他们带来什么,因为那时候我们的教学还不够成熟,但是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以及他们对我的惦念让我记忆深刻。”
(蓝色阳光义教协会换届)
善行如光,照亮他人
他曾在广州成长动力中心风信子计划中担任义工,并被安排与一个失去双亲的小男孩进行对接。比起同龄人,小男孩显得内向沉默,不善表达。他的家门外面就是黄沙漫天的路,在家里只能与爷爷、姐姐相依为命,缺少玩伴,缺少了童年应有的那种欢愉,“我们每天都可以很快乐,可以用耳朵听音乐,可以用脚走远方......然而很多人却没有这样的条件,每每看到留守儿童、老人、残疾人等,只要是有困难的人,我都会很想去帮助他们。”
(爱乡土艾米农场调研)
对接男孩的这段时间,恰好赶上“雷锋月”。李隆杰陪同小男孩去了广百广场,参与了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组织的“雷锋月”的摆摊活动,不断鼓励他参与摆摊游戏,还带他去了从化图书馆。小男孩也从抗拒到渐渐接受,脸上也渐渐露出了笑颜。但是,小男孩并没有真正地与他敞开心扉交流。与男孩分开后,李隆杰多次尝试着在之前添加的微信上与他聊天,但却很少得到回复。一直未能走进小男孩的内心世界,是李隆杰解不开的心结。他感慨道:“我无法改变他们,我们能做的只能是给予陪伴,看着他们慢慢成长,自我感悟。”
收获感动,坚定前行
在2017年寒假“毕业后图书馆”的捐书活动中,李隆杰作为体力担当,在汕头一中的校门前进行摆摊收书。期间,他看见了一个满头蓬松、发丝垂落,在绿化带上翻找的乞丐叔叔向捐款箱中投下110元,也看见一位曾办过图书馆的老爷爷在路边停下摩托,给他们留下地址号码,捐出几大箱古书......他们暖心的行动令他肃然起敬。“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公益心,都有一颗慈悲心,我相信他们的恩德将流传每一个花朵的心中。”他说道。
在义卖活动中,李隆杰和风信子计划的志愿者们一起做曲奇饼和牛扎糖,并将它们打包好以25元的价格在居民区前摆摊售卖。这么一小罐东西需要25元,应该很难卖出去吧?怀着这种忐忑的心情,他开始了义卖活动。活动当天,他抱着一个箱子,跟着一个二年级的风信子小姑娘,向当地居民们介绍他们的公益活动。
令他没想到的是,当周围的居民得知这是一个义卖活动后,纷纷掏钱购买他们的东西。其中,有一位看起来很严肃的叔叔看到他们后,就问“你们真的是在做公益吗?如果是的话我就买。”李隆杰感慨道:“有一些人看似很严肃,实则内心很柔软。”从义卖中感受到的慈悲以及收获到的感动,让李隆杰在公益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也就是在那一天,他选择留任公益组织会长一职。他表示,愿以己为旗,带领更多人涉足公益,去为社会尽更多的绵薄之力。
(风信子义卖)
走出校园,开启探索之旅
在一次三下乡成果展上,李隆杰作为校团委社会实践部的干事,全程参与其中,见识到了很多三下乡项目。其中政商研究院的一个“探渔”视频让他印象深刻,视频呈现了政商团队在汕尾做渔补政策评估的画面,这种深入基层调查的方式让李隆杰觉得很有意义,特别是在其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态度使他产生了认同感。“探渔”项目的成果展示,让他对深入基层调研实践的更加向往。
(红色文化调研)
2017年的暑假,李隆杰跟随团委社会实践部来到吕田镇吕新村开展从化老兵调研项目,他们主要采访了三位老兵——一位雷达兵、一位情报员、一位海军。虽然三位老兵没有我们印象中的那样在战场上与敌人拼杀,但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地保卫着国家。谈起各自在当兵时的故事,三位老人充满骄傲与自豪。“我听到这些真实的故事的时候会很有感触,正是有了他们才会有我们幸福的现在。”他攥写了3篇专访稿件,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老兵的故事,传承他们身上的红色精神。
(与老兵的合照)
2018年的暑假,李隆杰二度三下乡,这次他与政商的师弟师妹们一起来到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开展时令性水果滞销因素的探索。他指出,那年,广东省多个地区荔枝严重滞销,雷岭的荔枝更是降到了罕见的5毛一斤,看着荔枝挂满枝头无人去采,地上也堆积了一大片,实在令人心痛。在去当地调研之前,他们用特性要因图列下了各种可能的因素,希望探索滞销的最核心原因是什么?
对于荔枝的滞销,雷岭荔枝协会会长说道:“荔枝农民们都不希望丰收,他们巴不得来场大风雨,把荔枝打掉一大半,今天就卖得好了。”经过多方调研和采访,他们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以及采访的结果整理出了一份调研报告,他们在报告里介绍了当地的情况,并提出了促进当地荔枝产业发展的一些建议。该报告还获得校三下乡活动评优的二等奖,他们所记录的调研视频也入选了“镜头中的三下乡”200个优秀视频之一。
(助荔小分队)
公益让李隆杰学会站别人的角度思考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只会从自己出发,为了自我利益去做事。但是公益让我学会首先思考别人需要什么,从他人出发想问题。”他认为,做公益应该“为了快乐而公益”,而不是为了荣耀、作秀而去做公益,做公益没有必要太计较得失,就算没有人过问也没有关系,公益的本意就是无私奉献,求的是一份内心的快乐。真正的公益需要的是坚持,不应该做了一两次就放弃。他还认为,饱含一颗公益心,持续做公益的人才称得上优秀的公益人。
无论是公益实践还是三下乡活动,都极大地充实了李隆杰的大学生活,他认为:“如果我们总是待在学校里,会看不到外面真实的世界。我们应该走出学校,多去做一些社会实践。这样,我们不仅可以扩充视野,还有机会和其它学校的志愿者认识,接触比你更优秀的人,从而知道自己还欠缺什么。”同时,他建议同学们多用实际行动去解决问题,少说空话。
采访 | 李彤、郑雅纯、陈泳帆
文稿 | 李彤、郑雅纯
摄制 | 吴艾洁
审核 | 唐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