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2016]6号
各学系:
据警方通报,近日针对学生的电讯诈骗活动猖獗。为避免同学们受骗,请各系务必通过各种方式将附件所列的近期几类高发电讯诈骗典型案例及防范方法传达到每位学生,提醒同学提高防范意识。
附件:近期几类高发电讯诈骗典型案例及防范对策
附件
近期几类高发电讯诈骗典型案例及防范对策
第一类:以“到我办公室一趟”为名冒充导师、辅导员电话诈骗
典型案例:学生接到自称“老师”的陌生来电,对方往往直呼其名让同学去老师办公室一趟,骗取学生信任后再致电同学,以碰到困难要求同学汇钱的方式骗取学生汇款。
防范对策:老师不会向学生索要钱财,汇款江湖救急的是“伪导师”。不论老师还是领导向学生借钱,始终守住一条底线,就是不能通过转账借钱,只能看到本人面对面才能借钱。要善于分别自己老师的声音等特征,遇陌生电话要求转账汇款,请及时报警。
第二类:以“邮包涉毒、涉及洗黑钱”为名冒充警察、检察院、法院诈骗
典型案例:学生接到自称“公安部门警官”的电话,称该同学涉及洗黑钱等犯罪,要求同学在保密前提下登陆骗子发的网站链接,输入同学的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配合“警方”清查其账户。此后骗子利用同学账户密码等将同学的银行账户欠款取走。
防范对策:该类案件多以邮包涉毒、涉及洗黑钱而清查账户为名套取银行账户、密码等个人信息将卡内现金转走。要谨记:公检法任何部门不会通过电话查询公民的银行存款,不会提供安全账号,更不会电话操纵事主进行转账。接到此类电话而无法辨别的,可以向老师或保卫部咨询。
第三类 以“领取助学金”、“退还学杂费”等为名冒充工作人员诈骗
典型案例:同学或者学生家长接到170开头的诈骗电话,对方自称财政局或教育局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贫困学生信息,办理助学金等,在掌握了学生的姓名、是否申请助学金等资料后,骗子会以需缴纳保证金为由要求同学汇款,以此进行诈骗。
防范对策:助学金的申请和获得,学校都有严格的规范和要求,无需进行账号激活或者转账操作。助学金为统一发放,不会通知同学按照电话提示到ATM机进行操作。面对学校政策改变,尤其是利益相关的事情,请一定向辅导员老师核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