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

思政教育

当前位置: 首页 -> 思政教育 -> 正文

【育人者之路】通识教育理念背景下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变革探析

日期:2014年11月14日阅读次数:

李湘 [1]

(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经济学与商务管理系 辅导员)

摘要: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这与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教育的根本任务要求是一致的。通识教育理念背景下,对独立学院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要求辅导员更新工作理念。2、要求辅导员转变工作目标。3、要求辅导员拓宽工作领域。4、要求辅导员变革工作方式。

关键字:通识教育理念;辅导员;工作变革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称普通教育,它是指对所有大学生普遍进行的共同内容的教育,其目的是要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 [①]可见,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教育部24号令指出:“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干部的双重身份,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要求辅导员加强学生班级建设和管理,遵循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运用各种新的工作载体,拓展工作途径,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量” [②]。辅导员的工作特性决定着辅导员更需要内化通识教育理念,熟知通识教育内容,了解通识教育特征。

一、通识教育理念的内涵

作为一种先进教育思想,通识教育已成为一种融合博雅教育人文教育理念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形成了一套系统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为大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开辟了道路。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内容丰富广泛,有其独特的内涵。

1 、通识教育内容具有普适基础性

通识教育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教育。李曼丽女士认为:“通识教育的性质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的内容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 [③]可见,通识教育理念应当突出其基础性及普适性。正如莱文界定的通识教育的概念:“通识教育是指大学本科课程中全校共同性的、内容有一定广度的部分。它通常包括对若干学科领域有关课程的学习,试图为一所学校的全体学生提供一种应当共有的本科训练。” [④]

2 、通识教育特征具有融合互通性

融合互通性指的是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可以融会贯通,从而实现其全面发展。美国是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信息技术瞬息万变的国家,通识教育普及化的哈佛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更能适应社会及市场的需求。据有关统计:“美国人一生中平均要更换5次工作,而像通识教育这样一种注重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成长为终身独立的学习者。他们可以在一生中不断地扩展或改变自己的专业和发展方向,以对付不断变化的社会新格局的挑战。”而在我国的民国时期“一批留美归国的学者以通识教育理念作为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如清华大学梅贻琦校长就奉行通识教育思想对清华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得清华在20世纪30年代培养出众多在各个领域真正称得上卓越的一流人才,创出了清会校史上的黄金时代”。可见,通识教育是一门融通性很强的学科,包容性强,应用性广,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使学生从多学科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满足其面向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对其终身都产生持续性影响。

3 、通识教育目标具有阶段合理性

通识教育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并不是一步完成的,具有逐步递进的合理性。其初始阶段目标强调知识的广博性,通过提供人文社会科学及自然科学的知识以增强学生对社会和自然的理解;中级阶段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精神动力和价值导向,以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做到理性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能够在纷繁复杂且变幻莫测的现实世界中感知幸福与快乐。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台湾大学黄俊杰教授在谈及通识教育的目标性时说:“所谓通识教育就是一种建立人的主体性,以完成人之自我解放,并与人所生存之人文及自然环境建立互为主体性关系的教育,也就是是一种完成‘人之觉醒’的教育,这是通识教育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是相对于教育所能创造的实际效益及其高科技成果而言,爱教育者的人格的建立与道德福祉的提升,更具有本质性的地位,因而也有绝对优位性。” [⑤]可见,通识教育的目标具有一定地阶段性,这种阶段性也体现了其循序渐进的合理模式。

二、通识教育理念对独立学院辅导员的要求

辅导员是与学生亲密接触并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工作人员,辅导员的思想是否解放、观念能否更新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学生。由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目标,决定了独立学院培养的人才必需要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必需要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创造性,这在某种程度上,相对母体公办学校,独立学院的学生更加需要通识教育的熏陶教化。通识教育理念的时代背景下,独立学院的辅导员急需转变工作方式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1、 要求辅导员更新工作理念

独立学院的学生一般是从第三批本科招生中录取,有着极大的特殊性和可塑性,他们学习基础薄弱,自律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相对本一批及本二批录取学生在习惯养成、素质培养、个性引导等方面更需要加强管理。但独立学院的学生也有自身的特点,他们大都兴趣广泛、特长突出、个性活跃、社会活动能力强,重视社会实践,善于走出校园利用社会资源开展活动,乐于交际,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需更新工作理念,深化通识教育理念内涵指导工作。首先,通识教育理念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学生。过去的办学实践证明,我们的教育可以培养出大批具有执行力的人,但很难培养出大批有创新精神、有创造能力的人。传统的思想政治辅导员根据学院要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处于一种不对等的状态,不能做到以生为本。通识理念背景下要求辅导员不仅要充当管理者的角色,而且还要充当服务者的角色,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引导其形成批判思维,只有学生拥有批判性思维,才能产生创造,才能有创新能力。其次,要培养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就必须保证自己是一个综合全面发展的教育者。这不仅要求辅导员要有完备的知识结构而且要求辅导员要有美好的道德品质及审美情操,只有辅导员自己具有高品味情趣,自己身心健康和谐,才能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辅导员应当努力提升自我,使自己知识完备心智健全,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欣赏,从而产生一种学习模仿。此外,辅导员也要学会欣赏学生,鼓励学生,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操,促使学生身心达到和谐发展。

2、 要求辅导员转变工作目标

新时代背景下,辅导员需要在通识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形成一定的工作目标。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具体工作中调整工作目标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以适应社会的要求。首先,实现由传递知识教育向品德行为养成转变。现代的网络技术已经完全可以满足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依据通识教育理念的要求,辅导员不能停留在追求使学生学到多少知识为目标,而应通过文化意蕴的熏陶及有礼有节文明礼貌的工作方式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境界及美化学生的举止行为。真正优秀的辅导员在给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梦想、点亮希望,鼓励学生具有勇敢追求梦想的精神勇气。其次,实现由教师管理学生向学生自我管理的转变。通识教育理念要求辅导员摒弃以往高高在上的管理角色,注重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善于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达到“管是为了不管,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的。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授之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自我,观察自我成长的轨迹,倾听自己成长的声音,真正形成“活到老,学到老”的意识。再次,实现由启迪学生智慧向引导其快乐成长的转变。通识教育的目标在于“实现学生在人格与学问、理智与情感、身心各方面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学生如果长期处于压抑压制的情绪氛围中,是不可能健康快乐成长的。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应当淡化对学生的主动管理,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因此,辅导员在工作中应当努力营造自由、民主、和谐、开放的教育氛围,让学生能在学校感受到归属感,怀着愉悦的心情在学习生活中幸福快乐地成长,从而形成一种通达性情,拥有宽广胸怀和高雅教养的自由和谐发展之人。

3、 要求辅导员拓宽工作领域

理念催发动力,目标引领行动,如何开展一系列特色鲜明、主题突出、以通识教育为目的的活动,如何拓展我们的活动领域以实现多元化育人的目的,是值得辅导员认真思考的问题。首先,要实现学生综合全面发展,通识教育理念要求辅导员要有校内校外意识。一方面,要求辅导员有一定的社交能力,能够团结校内各部门资源为学生活动提供服务。当学生在开展活动中遇到困惑或难处时,辅导员应当及时帮学生排忧解难,及时与校内各部门沟通,维护学生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其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要求辅导员要有校外意识,把学生活动的领域由校内延伸至校外,辅导员要有整合校外资源的能力,这样才能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如通过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墓,让学生感知先列事迹,提升其思想境界,引导学生学会珍惜生命,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真正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于通识教育的实践课程当中。其次,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拨尖人才,辅导员必须考虑如何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是帮助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价值观,这与通识教育理念的要求是共通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实现个人社会化的基础,学生只有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有所作为有所创新。可见,通识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原有的传统本职工作上有所创新,必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挖掘,必需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启迪。只有这样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得到深化,才能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对辅导员的要求。

4、 要求辅导员变革工作方式

现代信息与交流技术的普及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给辅导员工作带来压力的同时也给辅导员工作带来了便利,这就要求辅导员变革工作方式,能够正确合理利用现代媒介来有效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性。通识教育在深层意义上是一种精神、文化内涵的感染与熏陶,是人的整个精神世界的完满和丰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一种养成教育,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无形之物”。 [⑥]因此,辅导员要善于充分开发和利用现代信息与交流技术,搭建一个沟通师生之间的隐性教育平台,通过微博或微信传达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通过分享互动的方式将养成教育融于日常学习生活当中。复旦大学的包涵在媒介资源的利用方式方面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她认为:“当学生出于对时事热点的极大关注而在校园里掀起一阵波澜时,辅导员可以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全面看待形势,抓住时机进行思想教育,学会利用隐性资源是辅导员工作的有益帮手。”另如,“在发放通知的同时利用有效的步骤和对话方式,让学生意识到责任、诚信或者互肋等内容,这样就能很好地协调好事务性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 [⑦]可见,合理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技术不仅可以更好地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也能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对于辅导员工作的变革要求。


[1] 李湘(1984—),女,湖南湘潭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青年社会化研究。


[①] 黄明东,冯惠敏.通识教育: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走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3,(7).

[②]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4号.

[③] 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

[④] 谭小芳.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 [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

[⑤] 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

[⑥] 李曼丽.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理念及制度的构建反思:1995-2005 [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⑦] 朱平,包涵,顾凌.包涵访谈录 [J].高校辅导员学刊.2009,(1).

联系电话:020-61787336

邮编: 510970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广州南方学院

版权所有:广州南方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

二维码